Friday, June 17, 2011

创造”中国”符号新意象—华人艺术家重新诠释Fong-Leng

by/ Agnes Chen (2011/06/17)
  Fong-Leng 无疑是至今荷兰、甚至是全世界影响力最深远的华人时尚设计师,然而她的华人身份却极少被人提起,她也从来不愿谈论种族背景对她作品的影响。但是鲜艳的红橙色彩、镶织金银线葱的丝料、富含东方色彩的印花,却泄漏了她亟欲隐藏的中国根。为什么Fong-Leng不愿被归类为华人艺术?Fong-Leng出生地鹿特丹的最新展览《远离Fong-Leng》(Far from Fong)让人看见,”中国”或许是华人艺术家不可自免的根源,却也是他们亟欲挣脱、重新诠释的文化紧箍咒。
什么是华人艺术? “在Fong-Leng事业达到顶峰的70、80年代,没有人追问背景的问题。人们觉得她的作品前卫大胆、让人耳目一新,不觉得有必要去查看她文化背景与作品之间的关连;这其实是件好事。现在一切都跟背景有关,你在哪间学校毕业,你的文化种族背景是什么,人们用背景来评估你的作品。但从这些新一代华人艺术家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见与华人背景的关连只是表象,他们不断地挑战、重新创造’中国’符号的意涵,”策展人Mariette Dölle说。 随着越来越多荷兰华人投入艺术创作,”什么是华人艺术”成了众多以华人艺术为主的展览里,隐而不显却越来越尖锐的问题。一个作品里找不到中国/泛东方文化蛛丝马迹的华人艺术家,除了他的黄皮肤,似乎很难已被归类为”华人艺术”家;但一般认知的”中国”符号又过于狭隘,有讨好西方人异国风情的嫌疑。华人艺术家挣扎在自己的中国根与艺术创新的两难中,这次,他们试着从Fong-Leng身上寻找答案。
从Fong-Leng出发 
这场以《远离Fong-Leng》为题的展览,事实上正证明了在艺术发展史中,四十年有如一瞬,眨过眼后,艺术前锋的作品仍历历如新,不老不死;Fong-Leng未曾远离,它继续在华人艺术家的血脉里串流。以两件Fong-Leng的经典作品为核心,六位华人艺术家提出他们对Fong-Leng作品的诠释,从中探索”中国”符号无穷的诠释可能性。
旅居荷兰的中国建筑师、空间设计与家具设计师王达(Dada Wang)无疑是这次展览的中心人物,她以Fong-Leng着名的客厅照片为灵感,将整个展场设计为起居室,矗立在中心的Fong-Leng洋装与大衣作品,底下铺的绿褐色地毯,仔细一看,原来是由一颗颗的绿豆铺成的。一旁的餐桌上,餐垫是中国传统七巧板拼成的动物图形,餐点是长在七巧拼块盒的豆芽,游戏于肉食与草食之余,王达笑着说;”小时候大人都说不可以玩食物,这套餐具就是让你玩的。”
传统与现代 
就像许多探索中西对立问题学者会说的,中国与西方的冲突其实就是传统与现代的冲突,华人艺术家也以现代西方媒材与技术重制中国旧有物件。艺术家胡芬妹(Fenmei Hu)用不同的中国茶渍作画,看似柔软随遇而安的茶水是她对身为中国女性的隐喻,但另一方面泼洒在纸面上的茶汁又想走出自己的道路,就像她渴望挣脱华人社会僵固的价值观,追求艺术自由。电脑动画角色设计师廖茂林(Khitan)则以雷射投影重绘Fong-Leng的经典时尚创作;插画家Kwannie Tang的圆形沙发椅以中国刺绣为灵感;来自印尼华人家庭的插画家Erwin Kho则以电脑制图绘制巨幅的动漫风格画作,看似可爱的画面,诉说的却是移民、文化冲突与融合、外来者如何改变移民地生态的复杂课题。
其中尤其让参观者赞叹不已的,是工业设计师田真(Zhen Tian)制作的巨型水墨宣纸吊灯。田真来自艺术世家,幼年时看到父亲把画坏的宣纸揉成一团丢掉,出于好奇捡起来察看,立即爱上了宣纸绉折后的纹络与水墨色彩。长大后她将它做成吊灯灯罩,灯光从隐约的水墨彩影与纸摺透出,令人难忘。个人历史与对中国的记忆,就是如此深埋在华人艺术家创作的底酝里,成为他们无可取代的特殊魅力。
艺术岂能当饭吃 
华人艺术家的表现方式或许无穷无尽,但谈起成长背景与身为艺术家的挣扎故事却都是一个模样。家人对他们艺术家的生活选择无法认同,严重时甚至成为决裂的理由。胡芳妹认为,一方面是中国人认为孩子就是要听话、要帮忙家里,一方面是因为他们自己远渡重洋到荷兰挣钱,希望孩子能够找到收入稳定、能赚大钱的工作;选择当艺术家,一则是不听话,一则又赚不了钱。Erwin Kho家人对他不能承袭医师衣钵感到相当失望,但他自己倒很看得开:”我赚的钱不够买房买车一年度假五次,但我对我的生活其实是很满意的,这样比较适合我。” 让众人意想不到的,是来自”传统”中国的王达,比住在”开放”荷兰的华人艺术家在成长过程中拥有更多的自由,虽然不是没有条件:”只要学校功课成绩好就好了。”艺术能不能当饭吃,对这些年轻艺术家来说,或许还是个未知数;但他们坚持走自己的路,决心不忍受灵魂的饥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