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August 7, 2009

RNW 荷蘭設計巨星Marcel Wanders — 創意無極限


名列「世界五十大設計巨星之一」的荷蘭設計師Marcel Wanders幾乎無所不能,從家具、電器、室內裝潢到建築,從一分鐘做出來的即興藝術到把自己女友懸在吊燈上倒香檳。近來他又為自己攬下新的重任:將阿姆斯特丹打造為世界設計首都。(擊點"Read More"閱讀全文)

原文刊載於荷蘭國際廣播電台中文網站:
www.rnw.nl/zh-hans/中文/article/荷兰设计师marcel-wanders:创意无极限(簡體版)


荷蘭設計巨星 Marcel Wanders的世界雄心

文 / 陳宛萱

名列「世界五十大設計巨星之一」的荷蘭設計師Marcel Wanders幾乎無所不能,從家具、電器、室內裝潢到建築,從一分鐘做出來的即興藝術到把自己女友懸在吊燈上倒香檳。近來他又為自己攬下新的重任:將阿姆斯特丹打造為世界設計首都。

Marcel Wanders 無疑是荷蘭近年來最耀眼的設計巨星,除了他驚人的創作力與生意頭腦,他強烈的個人風格、電影明星般的外貌與擲地有聲的談吐,一洗人們對工業設計師的刻板印象。在Wanders的字典裡,絕對找不到「靈感枯竭」四個字,這也讓他一年裡至少有大半的時間在國外奔波,不是忙著到世界各地進行他的室內裝潢計畫,就是旅行全球到不同的設計學院演講、授課。設計是他的生命,也是他身為藝術工作者的社會良心,他說:「我最根本的創作動力,就是啟發人們將自己的生命活得有聲有色,為自己人生寫下一本本曠世巨作!」



Marcel Wanders 一手建立的Westerhuis創意空間,旨在群集創意人才,將阿姆斯特丹推上世界創意首都寶座。

設計師的使命感
Wanders 是設計界裡少數幾個帶著強烈使命感的設計師。打從一開始,他就定下了「以設計改造世界」的雄心。深信設計是商業社會裡推動世界齒輪的新藝術形式,可以改變人們感受、看待世界的方式,他極力抗拒工業設計裡被工廠牽著走的陳腐設計理念,鑽研人性與功能性結合的新方式。最經典的例子就是他為HE 設計的三合一電器:微波爐內建DVD播放器,再加上液晶螢幕的電視充作微波爐的外門,配上四個蛋型的喇叭音箱。Wanders不解地說:「誰說音箱一定要做成方塊狀?喇叭其實是圓的!」

創意是Wanders抗拒工業巨獸的武器,從2008年開始,他也大張旗鼓為他深愛的阿姆斯特丹成立創意軍團。邀集阿姆斯特丹跨領域創意人士的「12人俱樂部」(De Club van Twaalf),矢志將阿姆斯特丹推向世界創意首都的寶座,時尚二人組Viktor & Rolf 與名建築師 Ben van Berkel 都在名單之內。由舊學校建築改建的Westerhuis自2008年底開幕以來,已儼然成為阿姆斯特丹的創意中心,除了Marcel Wanders 工作室與Moooi展覽廳外,知名荷蘭女歌手Anouk與Fotofactory攝影學院也紛紛入駐Westerhuis。「阿姆斯特丹必須擴展成更具國際視野的創意城市,如果我能為此帶來一點改變的話,那就太好了!」Marcel Wanders如是說。


Wanders在Droog Design推出的編織椅與蛋花瓶,這也是他早期最著名的兩件作品。

從Droog Design到Moooi
「改變」或謂「創新」,無疑是Wanders作品中最重要的元素。崛起於荷蘭著名設計品牌 Droog Design,Marcel Wanders是Droog Design第一個、也是最著名的設計師。讓Wanders 一舉成名的編織椅(Knotted Chair,1996年)以內藏碳纖維的繩索編織而成,再以環氧樹脂包覆,遠看猶如輕盈的軟質繩椅,實則堅實耐用;2006年Wanders 為Smart Deco設計的限量「針織椅」(crochet chair)走的也是相同的路線。

如果說「編織/針織椅」視覺與觸覺間的對立旨在促使人們省思自身感官,Wanders於1999年為Droog Design設計的Oranienbaum系列,則挑戰了人們對事物功能性的既定看法。裝盛蘋果汁的瓦瓶可以化成鳥巢,裝橘子餅乾的木盒可以變成培育橘子種子的容器,Wanders 的設計不僅考量產品單次的作用,在材質的運用及造形的思考上,甚至延伸至物件的第二個生命。

至今仍跟Droog Design 維持密切合作關係的Marcel Wanders,並沒有因此放棄經營自己的銷售管道,他於2000年創立的Moooi品牌,不僅代理銷售Marcel Wanders的個人創作品,也代理許多與其他荷蘭設計師、國際設計師的作品,如Studio Job高達一公尺的紙黏土吊燈(Paper Chandelier),與德籍設計師Maarten Baas用烈火燒炙處理的Smoke系列家具。此外,Moooi 也接手許多重量級的跨國室內裝潢計畫, 已然成為國際知名的創意經紀公司。


Wanders最新的室內裝潢設計展現奢華的另類可能,黑白的主色調搭配或黃或綠的鮮豔色彩,高貴中仍帶著活潑的氣息。


Wanders 的奇蹟(Wanders’ Wonders)

Marcel Wanders的成功當然不是偶然,深刻瞭解自己的目標、稟持著對創作的執著,他的設計訓練輪轉了四個設計學校,來回比利時與荷蘭各地,終於在阿納姆藝術學院完成學業、「學到了所有他想知道的事情」。這也是他可以多元發展,跨足不同領域的理由;但對他來說,不管是設計一只茶匙也好,還是設計一棟建築,它們在本質上其實是一樣的:「我必須回答『為什麼?』、思索事物為何呈現為如此,接下來就是設計、製作的功夫了。」

幽默、怪異、甚至調皮,你盡可以用這些名詞形容他的作品, 然而Wanders在意的只有一件事,就是如何為人們的生活創造驚奇。「當我看進人們的心,有時候我可以看見他們的夢想,聽見他們的需要,」Wanders 說:「他們需要驚喜又需要安全,需要感覺到自己有所貢獻,但希望能夠持續成長,他們追求個別性又渴望熟悉感。」是對人性的深切關懷,也是對人類複雜性的深入瞭解,讓Wanders掌握了製造驚喜的秘方。

對Marcel Wanders來說,人生是一場無止盡的宴席,永恆的Happy Hour。享樂之餘,他也對弱勢族群充滿了關切,自2001年開始,他在漢堡、華盛頓、雪梨、倫敦、墨西哥與比利時的布魯格等城市逐年推出「金罐頭」計畫,將罐頭貼上金箔義賣,捐作當地無家可歸人士的糧食補給基金。此外還有與荷蘭百貨公司V&D合作的購物袋計畫,捐作愛滋防治基金。正如Wanders時常說的:「從小我最愛做的事就是為人們製作禮物,現在我做的仍是同一件事!」他的創作就是Wanders貢獻給人類的禮物,充滿了愛意,充滿了狂飆的夢想,而且,還很實用呢。


Wanders與名廚 Peter Lute合夥的Lute Suites旅館,是世界上第一個以「全市套房」概念經營的旅館,旅館套房散佈阿姆斯特丹各角落,由Wanders主掌室內裝潢設計。

RNW 石頭與槍 ─ 各方看維吾爾族海牙中國使館前示威事件


「他們拿槍射殺我們的父母我們的親人,我們丟石頭有什麼不對?」 維吾爾族人Pasibam 激動地說。Pasibam是7月6日海牙中國大使館前示威中被逮捕的142名抗議人士之一,以政治難民身分來荷的他,目前正勤修荷文,準備往科技電子方面深造。但新疆暴動的消息一傳出,他和其他的維無爾族學生再無法置身事外,組織起在中國大使館前的示威活動。(擊點"Read More"閱讀全文)

原文刊載於荷蘭國際廣播電台中文網站:www.rnw.nl/zh-hans/中文/article/各方看维族人海牙中国使馆前示威事件(簡體版)

文 / 陳宛萱

「他們拿槍射殺我們的父母我們的親人,我們丟石頭有什麼不對?」 維吾爾族人Pasibam 激動地說。Pasibam是7月6日海牙中國大使館前示威中被逮捕的142名抗議人士之一,以政治難民身分來荷的他,目前正勤修荷文,準備往科技電子方面深造。但新疆暴動的消息一傳出,他和其他的維無爾族學生再無法置身事外,組織起在中國大使館前的示威活動。


「鬧也是死,不鬧也是死 」
Pasibam回憶起抗議當天的情景︰「剛開始時氣氛真的很平和,但半途中我們陸續接到來自家鄉的電話、家人寄來的實況影音,告訴我們漢人回擊報復,很多無辜的維吾爾族人受到波及,老幼婦孺無一幸免。悲痛之餘,場面逐漸失控,有人開始對大使館砸石頭」。

荷蘭維吾爾族支持團會長Giyratjan Rozi也參與了當天的示威活動,雖然不認同部分示威人士砸石頭的暴力行徑,但他對他們的心情逐行倒相制當能夠理解,他說︰「很多人覺得『鬧也是死,不鬧也是死』。示威進行到一半時,中國大使館突然抬出大燈與攝影機,拍攝示威群眾,不少人擔心自己會被紀錄下來、連累在家鄉的親人,情緒開始浮躁起來。」 Pasibaum則說︰「我當然也擔心事後清算,但我們的族人正在流血,我們不能再躲了﹗」




7月8日由荷蘭維吾爾支持團策劃在阿姆斯特丹水壩廣場上的示威活動和平落幕,沒有造成任何的衝突。(維吾爾支持團提供)


種族衝突

Pasibaum認為中國共產黨政府必須為維吾爾自治區的種族衝突負起全責,他表示︰「長久以來中國媒體將維吾爾族人塑造成罪犯、小偷,造成漢人與維族人之間的對立。維吾爾族人受到歧視,許多當地公司甚至在求職告示明白標示︰『只限漢人』,讓我們在自己的土地上難以謀生。」 而維吾爾族傳統文化受到打壓,則是Giyratjan Rozi心中最大的隱憂,他說︰「我們不能講自己的語言,唱自己的歌,穿自己的傳統服飾。」

然而荷蘭華人商業人才協會(Dragons Businessclub)會長黃尊光對此卻有相當不同的看法。在荷蘭出生長大的他去年參加Going Dutch 2008慈善萬里車行活動,從阿姆斯特丹一路開車到北京市與北京奧運會共襄盛舉,經過新疆地區時,他對當地濃濃的文化風情印象深刻︰「很難相信這也是中國的一部份,維吾爾族人有自己的語言,當地標語告示通常也是雙語並行,我相信他們的確有相當程度的文化與宗教上的自由。」


反應與餘波

黃尊光也認為維族人在海牙中國使館前的抗議活動,恐怕不會得到正向的回應︰「對荷蘭政府來說,與中國的經貿合作絕對站在第一優先。」此外他對示威者擲石破壞的行為非常不能認同,他表示︰ 「暴力行徑對他們的形象有害無益,應該盡量用和平模式解決。」在台夫特攻讀數學博士的李姓中國留學生則質疑此示威活動的代表性,他指出︰「喊得最響的人喊出來的不一定是真理﹗」 他呼籲西方媒體應該多方深入調查以了解新疆暴動的真相。

國際特赦組織(Amnesty International)荷蘭辦公室在日前發出的聲明稿中,則對中國日后如何處理新疆暴動中遭逮捕的維族人感到憂心。亞太區副主席 Roseann Rife在聲明中指出新疆共產黨高級官員表達應對暴動者「處以極刑」的說法,影響被捕者公平受審的權益。他呼籲中國在后續處理上秉持公正、公開的精神,對事件展開深入調查,釋放那些只實行集會遊行權利、沒有介入暴動的民眾。針對海牙中國使館前示威維族遭逮捕一事,國際特赦組織荷蘭辦公室發言人 Yvette Hoogerwerf 表示由於他們尚未掌握所有的相關訊息,對此不便發表意見。



荷蘭維吾爾支持團會長Giyratjan Rozi在Wereldpand的辦公室裡高掛東突厥史丹共和國的旗幟,身邊掛著一幅達賴喇嘛的相片,達賴喇嘛被他奉為「世界上爭取主權與文化自由之民族的共同精神領袖」。另一側則掛著在1949年墜機逝世的東突厥史丹共和國總理阿合買提江之照片。(陳宛萱 攝)



RNW 鐵人造湖 ─ 化沙坑為休閑湖畔的荷蘭公共哲學


鐵人湖的另一侧是开放的生态保留地,夏季时分吸引无数的旅客、当地居民到此戏水,连民众带来的宠物狗也不放弃同乐的机会。(陈宛萱/摄影)

百年來荷蘭人築堤積土創造的海埔新生地,已成為人力征服自然的具體象徵,然而戰勝自然並非荷蘭人的主要目的,與自然共生共存才是他們真正的致勝之道。位於北布拉班特省佛特鎮(Vught)的鐵人湖(Ijzeren Man)就是應証荷蘭這套獨特公共哲學的最佳實例之一。(擊點"read more"閱讀全文)

原文刊載於荷蘭國際廣播電台中文網站:
www.rnw.nl/zh-hans/中文/article/铁人造湖-—-化沙坑为休闲湖区的荷兰公共哲学(组图)


夏季时分到鐵人湖畔戏水,享受自然美景,是每个Vught居民共同的成长记忆。(陈宛萱/摄影)


鐵人造湖 ─ 化沙坑為休閑湖畔的荷蘭公共哲學
文/陳宛萱

百年來荷蘭人築堤積土創造的海埔新生地,已成為人力征服自然的具體象徵,然而戰勝自然並非荷蘭人的主要目的,與自然共生共存才是他們真正的致勝之道。位於北布拉班特省富格特鎮(Vught)的鐵人湖(Ijzeren Man)就是應証荷蘭這套獨特公共哲學的最佳實例之一。



以自然營造商機

雖然荷蘭的歷史總是不脫與水爭地,但他們也是最懂得水之重要性的民族。鐵人湖(Ijzeren Man)創造出來的生態環境與商機,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在工業用途之后,還能為這被利用后的廢地設想出一個新生命,的確是荷蘭人的過人之處。夏天,鐵人湖是當地居民與慕名而來的旅客最佳的游泳戲水地點,遊艇、帆船悠行其間,廣袤的湖面讓人想像不到百年前的人力可以開辟這樣的人造湖。冬天,結冰的鐵人湖則成為滑冰的最佳場所,成立已有六十八年之久的鐵人湖滑冰俱樂部,為荷蘭培育出不少出色的滑冰選手。

冬天每逢连日气温达零度以下,当地民众就开始准备雪橇、擦亮藏在柜子里的滑冰鞋,只待Ijzeren Man结冰後,立即全家动员到湖上滑冰、打冰上曲棍球。(陈宛萱/摄影)



鐵人造湖

根據富格特鎮歷史學家Boudewijn Reijenga的考察,佛特鎮的鐵人湖形成於1890-1894年間。十九世紀末承接著工業革命的腳步,為了擴張荷蘭北布拉班特省省會丹博斯市(Den Bosch)、填高城市西北側的沼地,當地政府在四周的沙質地上派出挖土機挖沙。後來地下水上升、以及長年來積存雨水,沙坑形成巨大的人工湖,人們就以當時「產出」這些湖的挖土機為它們命名︰「鐵人」(Ijzeren Man)、「鐵女」(Ijzeren Vrouw)、「鐵孩」(Ijzeren Kind)。佛特鎮的「鐵人」湖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工湖。湖畔漸漸形成的水生動植物區、環繞湖畔的茂盛森林,不僅有利于保持水土,優美的環境更讓佛特鎮在2004年被荷蘭著名的雜誌Elsevier推舉為”荷蘭最佳居住地”。


1920年代的Ijzeren Man。(Boudewijn Reijenga提供)

目前鐵人湖共計有52平方公引的湖水總面積,最深處達3.5公尺,但大部分的湖水只有一公尺之高,湖的東北側沙岸自一次世界大戰後即為付費的泳池(產權屬於市政府),隨後又增建了餐廳與帆船碼頭。此外皆是免費的自然沙岸任憑當地民眾旅客戲水尋樂。

維持美景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鐵人湖的傳奇也非一蹴而得。鐵人湖休閑泳池的負責人Hans Kosters認為,鐵人湖最特別之處在於水質,清可見底的湖水草苔不生,長年清澈無菌,是天然的泳池佳地,他驕傲地說︰「世界上再也找不到這么美麗的一塊地方﹗」除了得力於當地土壤中特殊的礦物質成分,Hans Kosters也將此歸功於相關單位與居民長期的悉心維護。比如說玻璃瓶或金屬物等尖銳物品禁止攜入泳池區,在湖畔舉行的各項活動也需經事先審查,確定不會污染水質才能獲準進行。

Ijzeren Man 游泳池的负责人 Hans Kosters 对Iijzeren Man的水质与美景感到相当骄傲,他说:"世界上再也找不到这麽美丽的一块地方!"(陈宛萱/摄影)

但由於泳池部分與開放的湖畔仍以湖水相連,Hans Kosters整頓湖水時未免有些力不從心,他無奈地說︰「如果在另邊的旅客污染了湖水,我們這端再怎么小心,恐怕也無法徹底防堵。」這話聽起來雖然悲觀,但當地居民Coen Verzantvoort卻以行動證實了佛特鎮人保護鐵人湖環境的決心。趁著孩子在湖中戲水,他自動自發地當起了清道夫,清理遊客丟下的薯片包裝袋,自稱鐵人湖一道長大的Verzantvoort望著暮色下金波燦爛的湖水,說︰「我旅行過很多地方,但回過頭來總覺得還是鐵人湖最美﹗」一邊將拾起的垃圾丟進垃圾桶裡,他囑咐記者一定要將這個訊息傳達出去︰「希望來三觀的旅客隨手做整理工作,不要破壞了美景﹗」


Zinnicq Bergermann 老太太骄傲地展示她孙儿叁加滑冰竞赛的照片。(陈宛萱/摄)

湖邊人生
就像許多見証了鐵人湖興衰的富格特人,高齡91歲的Zinnique-Bergerman老太太談起鐵人湖也有說不完的故事。走進她家,隨處可見家族成員在鐵人湖畔的留影,或而戲水、滑冰,或而散步、打獵,鐵人湖在當地人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之重要可見一斑。Zinnique-Bergerman老太太與她的亡夫將一生奉獻給鐵人湖,除了創立鐵人湖滑冰俱樂部,榮任50年的會長,他也一手推展了鐵人湖上的各種水上運動。回想起當時,老太太眼中閃出晶亮的光彩︰「我還記得那些清晨,我們漫步在湖邊,聽著鳥兒鳴叫,晨光洒在我們身上,四下寧靜無聲....。」


Ijzeren Man 湖畔夏季傍晚时分的美景。(陈宛萱/摄影)

对老太太来说,最美好的一天,无疑地就是在铁人湖畔度过的一天。时至今日虽然她的儿孙散布世界各地,但每次一回到荷兰家里,第一件事情就是骑上脚踏车到铁人湖边一游。对Zinnique-Bergerman家族来说,铁人湖清澈的湖水,是他们血液的一部份。但即便佛特人仍对铁人湖忠心耿耿,铁人湖仍面临新时代的严峻挑战。


迷雾中的Ijzeren Man湖畔秋季美景。(陈宛萱/摄影)

未来
在上世纪五、六0年代年年有三十万造访人次的铁人湖,近年来已锐减到万人左右。飞行的便利吸引荷兰游客到国外旅行,而年轻世代对休闲园地设施的要求也远比先前来得高。泳池负责人Hans Kosters认为,唯一的解决之道就是多举办大规模的娱乐活动,如音乐会、露天电影院来吸引年轻游客,但对在湖边广设餐厅、酒吧等休闲设施,他态度转趋保守:「那会污染湖水,我的第一优先永远是保存铁人湖的水质!」

保存自然还是追求商业,似乎是铁人湖走入百年遇到的最大难关。但自然与商业之间的妥协谋合,其实正是铁人湖长久以来的致胜之道;虽然水质顾虑限制了铁人湖的发展,但结合自然美景的音乐会活动已重新打响了铁人湖的名称,Kosters说:「我们希望让铁人湖更具竞争性,让更多人认识到荷兰的这块乐土!」


Ijzeren Man 湖畔冬季美景。(陈宛萱/摄影)